原文

技术是什么? 技术是细节还是大局观? 技术核心是具象化的东西还是多级别的跟随联立。

12年我写的那些东西,对于当时的技术圈来说是一股泥石流,在许多人还在纠结缠论的这笔那笔或者传统技术的形态的时候,我给出了一些较为新颖的东西组成了一个角落体系。用意在于简单的可以用于实战中。基本上我打散了一买,二买,三买的形而上学的寻找。不提倡使用从小级别到大级别的递推。提倡使用大级别到小级别的逆推。从原理上讲有点类似哲学中的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的对应关系。 而没有使用部分组成整体这个推倒关系。

在技术的细节中,我给出 60线的作用,强势底分型的作用,MACD用法(0轴,MACD 级别性回归 ),在中枢中我给出了多头中枢,空头中枢,中阴中枢的分类。 在标准的中枢中,还给出了奔走型中枢和高低点中枢的细细区分。给出了完善的高低点体系(包括致命性缺点)类似走台阶的跟随法则。在背驰上,抛弃了传统的背驰,给出了结构性背驰,大井,双井的概念。 这些组成的东西可以适用于任何市场。他们就像一个个零件一样,根植于这个市场之中,任何行情,任何走势总会碰到我说的这些分类。

但是在运用中,如果单纯的使用这些​零件般的东西去分析市场,胜率并不会高。用的更多的分析方法是联立,和字诀:不断分析大小级别是否都处于一个方向之中。这样可以把整个给出的零件的利用起来。 这就好像是乐高的零件,单纯一个乐高的零件只是个塑料片,但是给出一个图纸,比如保时捷GT3的模型,视觉效果特别好的成品,但是需要你每个乐高零件放在准确的地方,才能拼出来。

在之后的体系运行中,增加了250线作为大趋势线的作用,可以让行情做的更大一些,并且可以规避掉一些明显可以早泄的错单。在这之后还有个强大的均线体系把所有的走势都做了个分类。250线来自于很早前教的一些人,他们对我体系的总结,对我作出的一个提示补充,然后我对这个再进行一次扩展,分享给大家。 后续的均线体系的分类慢慢形成于这四期,接近两年的不断讲解和各位小伙伴犯的错误和一些零零碎碎不断总结给出的。核心观点用于是 和字诀。一些细节的改良无非是为了让交易的适应性更宽广一些,盈亏比更大一些。交易可以做到一目了然,有理有据。

但是许多人对于这些技术的运用,大部分人都是本末倒置的,比如一个高低点体系,大部分人不会去分析所在的结构怎样,位置怎样,大级别怎样,小级别是否处于卖点区域。直接就是一个 这里低点抬高,行情走强,操作,然后往往都是一个下跌趋势中的中继,被杀的一愣一愣的。这就造就了我日常看到他们发我邮件看的一些问题,起初都会有过于追求技术上的精细,却不统筹的去看待当下的局面。不知是不是我给出的技术体系的总结太过于精辟让人被眼花缭乱的招式迷失了本心。

比如我经常说的一个技术点: 上250线,在250线股票的选择。 这就会延伸出许多人在选择股票的时候只盯着250线进行操作,然后胜率极低。。殊不知:在做出这个结论的,我可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对结构的分析,对大级别的买点分析,对小级别是否持续走强的分析。

又比如:昨天认为MACD 上15分钟0轴。 这个得出的是通过 15分钟和5分钟最近的走势不断观察演化出,所以他套用的是MACD 0轴这个好使。 但是并不代表 MACD 0轴这个技术点打通关一切的技术。那么下一次的MACD 上0轴呢?代表也是暴涨么?次次MACD 上0轴都是暴涨吗? 多去思考这个后面的逻辑关系 ~~

每次分析用到具体是什么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需要什么技术来分析他。 就好像奔走型中枢在我们技术分析中用到的次数比较频繁,但是你真的去只找奔走型中枢操作,你会做得自己像个智障。

任何技术的分析的过程件是: 大小级别的买卖点的状态,然后再进行演化分析,观察持续走强,走弱,再演化到具体的形态策略中​。

好了,理论性的文字就到这里。看看这个礼拜的行情和某些个股的具体分析吧。

这周的操作分析中,我依旧以创业板作为主要指数的分析。先来看看图形吧。

在上周开始分析创业板的时候,我是先从创业板5分钟的大趋势线分析触发的,上周的一波反弹,碰到了 5分钟的大趋势线,但是没有站稳大趋势线,所以我认为创业板大趋势线附近会比较反复,站不稳的情况会比较的弱势。在这个地方的分析一直就是按照大趋势线的来分析结构,行情没站稳,持续走弱。记得上周五早上创业板快速拉高,但是认为是一个不确认的拉高,属于钓鱼行情,一直弱势到周一,然后慢慢形成了三角形中,对行情多了波期待,但是期待需要转化为现实。那么现实就是需要不破不立。随后三角形开始往下突破。 这个地方也是做了分类的 如果5分钟这里高低得不到确认 ,那么行情继续往下延伸,那么等个杀跌找买点。 但是如果这里能够得到确认,那么往上上0轴,那么行情走强。 中间具体怎样,那是市场的行为,对我们来说无用。 对我们有用的是他在这个关键选择。 不要小看这么个动作,可能事后看会让你丧失部分利润,那也只是事后而已,但是绝对不会让你丢掉大头。 创业板的整个分析差不多就是这样来的,具体细节我在上面图片的文字中加了标注。

在周一杀跌的时候,推送中率先出来的版块是煤炭,稀土,稀缺资源这类资源的股票,那么我肯定率先在这些版块中寻找股票。 推送对我的作用有两个 一个最直接的作用选股 大部分的好的股票不会丢失,但是也有些不触发某些条件的会丢失,这只要在具体版块中寻找就可以 第二个作用 衡量行情的好坏。 60分钟持续推送的时候,认为行情健康,可操作的版块具备。 15分钟满屏推送的时候,认为行情不健康,大概率出卖点,股票没有赚钱效应,需要避免短期的一波调整。

所以在微博中,我会提到是否存在60 还是只有15分钟其实在说明的都是 这个行情股票还值不值得做。再配上,好的股票是率先于指数见底的概念,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会真正等到指数彻底反转的时候才会去操作,一般都是有得做先做,做到没得做了,再退出来看看。特别简单的思路。

至于那些还喊着让我推当下具体个股的,我只想说 源代码给你要不要???送你台服务器,帮你每年10几万的数据费交了,都给你,命都给你。

ok ,来看看我的稀土类的股票分析。 稀土类的股票我自己自选里有的是北方稀土。 这是推送前就存在的,推送中的稀土类股票从大小级别和强势程度上都不如北方稀土,那么我做北方稀土。

​上面就是北方稀土的分析,从日线到5分钟,日线提供大方向,60分钟走出趋势回踩确认,15分钟细化回踩确认是否让15分钟持续走弱,5分钟精确入场。每个地方我分析的都是需要他的方向是往上的。一环节不对,就退出来等一等。

再看个推送的票子,这个推送的票子是做进去后早泄的。 并不是每个票子都是北方稀土这样的,不然交易也太容易了,我躺着就好了。

一幅幅图截太累了,直接四格图吧。 这个日线和60分钟也都好看的,当下的时候,后面早泄的原因在于15分钟和5分钟的持续走弱。 所以依旧给出那个结论:当你找到类似的技术的时候,如果只是具象化的看形态,那么这次好用不代表下次好用,选股买入是一回事,买入后是否会早泄又是另外一回事。这个就需要小级别上的分析和跟踪了。

大概今天就分析到这,举的例子不多。 文字写的有点多了。 最后我得做个预告: 由于角指导今年都专注于交易和策略研究,所以欠下了一些事,需要偿还。已经拖的不好意思再拖了。 下周交易日会写个软文,第五期要开始了,是我线上最后一期了,因为一系列上课下来,对于体系的研究和纠错已经近乎完美,各类的问题基本都碰到过了,我没犯过的错学员也替我犯了,这两年大家给我工作室奉献运营成本的同时还促进了我自身的进步。第五期今年本来没有的,我写了个比较贱的培训说明给sissi,但是4月的时候就有了坚持要报了,然后一直没开始,现在TM的都快8月了。。。。这些新的小伙伴们都是跟着前面的人上大课,听实战讲解,对体系积累下来的问题比较多,已经开始软软地催我了。而我又一直想上大课,因为上大课对我的作用比重新体系讲解作用会大一些。 第四期被评为大家这么多期跟踪下来最巅峰的讲解。最近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对缠论的摘录,加上自己体系的理解,希望第五期可以把新的小伙伴带入门,旧的小伙伴再往前带一带。具体软文上说吧。

提前做个预告,那些网上认为我吊起来卖的,装逼藏着掖着的,可以准备评价起来了。。因为我真的要吊起来卖了。。大灰狼般的软文要来了。OK 再会~~~


总点:
和(合) 共振
个人觉得就像,古人说的 天时地利人和,大势不可逆,天命不可违,顺势而为.